11月17日,常州市召开全市社区治理创新成果展示暨重点工作推进会,市委副书记、政法委书记蔡骏等出席推进会,副市长许峥主持会议。
会上下发了《关于全面推进公共服务“一站式”受理平台建设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、《市委办公室、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“三社联动”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意见》)、《关于深入推进“智慧社区”建设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等文件,全力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。
提升服务能力,“一站式”受理平台后年底覆盖全市
四年来,常州全市累计新建、改造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项目153个,新增社区服务用房面积6万余平方米。累计收到群众各类服务需求23506件,办结率95%以上。
试点开发了社区公共服务“一站式”受理平台,推动居民办事由居、街、区“三级流转”向街道综合社区服务中心“一门办结”转变,打通了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目前优化集成纪委、综治、档案、人社、计生、残联等12个部门进入社区的信息化系统,实现政府各部门业务“一线接入、集约管理”,社区事务“一站受理、一网协同”,信息采集“一次产生、多方使用”。
《通知》要求,2018年上半年,各辖市、区选择2~3个镇(街道)开展试点,下半年在50%的镇(街道)推开,2019年底全市镇(街道)实现全覆盖。
健全三社联动机制,社区成立多元载体
整合社区、社会组织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三方资源,实现“三社”协同、互动、共融。截至2017年上半年,全市社区社会组织达到2200余家。全市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量居全省首位。
自2014年起,该市财政设立300万元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,专门用于社会组织标准化建设、培育基地建设、从业人员培训、公益创投扶持等。2016年、2017年连续两年举办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推介展示活动,并成功签约合作677个项目,累计投入资金1.2亿元。
《实施意见》指出,到2020年,城市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10个社区社会组织,农村社区平均不少于5个。全市50%的街道(镇)和有条件的社区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。有条件的成立社区组织联合会,发展以改善社区治理为宗旨的社区基金会。
购买服务方面,优先将社区事务、养老助残、社工服务、公益服务、心理疏导、社区矫正、慈善救济、社会救助、法律援助等项目纳入购买范围。
建设智慧社区,打造居民互动共治的生活共同体
《意见》指出,力争到2020年,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社区。拓展社区综合信息系统功能,在城市社区,主要拓展物业管理、家政服务、健康咨询、公益活动等服务功能;在农村社区,主要拓展三资监管、村务监督、农业技术、精准扶贫、农产品电商等促进生产生活功能。
探索推进社区“微自治”,实施“互联网+社区”行动计划,引导社区居民通过新媒体密切人际关系,参与社区公共事务、开展协商活动、组织邻里互助,开展“微自治”,培植“微组织”,推行“微服务”,打造居民互动共治的生活共同体。